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金盾”控制下的社交網絡

2010年07月16日

何清漣

互聯網為專制國家的公民社會誕生創造了發展空間。近兩年,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網站在一些非民主國家有了驚人的發展,而且成了這些國家草根民主運動的載體, 如2009年6月伊朗大選當中,Twitter、Facebook、Youtube成了示威者發洩不滿、相互串聯以及向外界傳播即時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即使在伊朗政府封閉了Twitter和Facebook等網站後,還是有很多示威者通過使用國外代理服務器的方式突破網絡封鎖,並通過Twitter散發消息。1 故此,伊朗大選事件被國際社會稱之為“Twitter革命”。2010年2月,在香港萬人包圍立法會反高鐵事件及五區總辭事件中,不少團體的組織者都通過Facebook來號召香港居民參與。這次行動的組織者之一香港公民黨青年公民部顧問余冠威認為,近期許多活動都利用新媒體,“效果非常不錯,而且不用很多成本,不用花錢。網絡動員是我們最重要的宣傳渠道”。

Twitter、Facebook等微博客工具,讓很多政治運動穿透了主權邊界,變成了全球草根力量的聯合。在香港的反高鐵運動當中,中國大陸的微博客用戶使用同樣的標籤#stopxrl 發起支持,讓香港人倍感振奮。2 在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由於提供互聯網接入的手機相對廉價,Facebook、Twitter和當地社會性媒體已迅速地從城市傳播至鄉村。由於數百萬計的民眾可即時連接,這些社交網站已迅速成為一股強大,但有時難以預料其發展態勢的政治力量。印尼的Facebook運動,成功地支持過印尼主要反腐機構對抗警方的陷害。3 可以說,在專制國家,Twitter、Facebook等讓人們有了新的合作工具,成為抗議和組織動員的“引擎”,為重構社會秩序創造了活動平台。

21世紀的互聯網已經成為沒有硝煙的戰場,但如果要為這場戰爭找到一個第一主角,那只有中國政府當之無愧。由於互聯網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金盾工程”的防守總會有漏洞,於是網絡成了官民角力的戰場,搜尋真相與掩蓋真相就成了網民與中國當局之間永不停息的網絡攻防戰。對這種現象, 中國廣州的《南都周刊》曾於2009年7月22日發表一篇“暗戰網民:中國官員2.0危機”的文章予以概括。該文認為“2008年以來,中國官員迎來了2.0危機,一張帖子在受到網友狂熱的點擊、回覆與轉帖之後,足以改寫一名權焰炙人的官員的命運”。南京江寧區房管局局長周久耕、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委書記董鋒等人,就是陷入“網絡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而丟掉官帽的幾位典型。這篇文章未予列舉的還有那些因發表不當言論而陷入困境的官員,如質問記者“你準備替黨說話?還是准備替老百姓說話”的鄭州市規劃局副局長逯軍。4

由於網絡的跨區域化與交流平等的特點,網絡在中國被賦予了推進言論自由與政治自由的使命。從2008年開始,隨著以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各類社交網站為標誌的Web 2.0時代的到來,推特在中國獲得了迅速增長的影響力。善於摹仿並抄襲的中國互聯網相繼推出了飯否、嘰歪、滔滔等克隆性產品,其中最有名的微博客是2007年5月創建的飯否,人稱“推特的中國山寨版”。該網站在2009年的春夏之交,由於一大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將其當作信息平台,一時非常熱鬧,尤其是新疆7·5事件使其傳播功能突然放大,7月7日被中國政府關閉。此後,中國官方對微博的控制加大力度。5緊接著,規模龐大的“飯友”們開始了網上流亡生涯,最後大部分找到了一個新的網上棲息之地Twitter。

中國政府對這些社交網站在非民主國家的新用途倍加警惕,並將其與美國“推行顏色革命的陰謀”聯繫起來。在伊朗大選之後,新華社旗下的《環球時報》發表“白宮奇怪指示:社交網站幫伊朗反對派搞串聯”一文,認為伊朗成為美國“新顛覆手段試驗場”。在中國當局的宣傳中,Twitter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在他國策動顏色革命的新工具。6

現階段,中國的推特政治表現出驚人的政治活躍和抗爭行動能力,在已經綿延十餘年的社會抗爭運動中扮演著愈益重要的角色。雖然在中國受到防火牆(GFW)的封鎖,但網民仍然可以借助自由門、無界瀏覽等各種破除封鎖軟件及推特的上百種第三方用戶終端(API),在推特上自由地交流。根據中文推特基地的統計數據,到2010年5月5日為止,大約有59693名中國公民可以通過代理服務器或虛擬私人網使用推特(全世界範圍使用中文推特的約為85286人)。7

推特正在迅速成長為一個獨特的社會政治平台,在中國的社會運動中扮演重要角色,引領中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網絡公民社會的政治參與活動,其作用可概括為如下三個方面:

一、推特成為中國人尋找政治同類的一種工具。中國政府日益嚴格的政治審查導致網絡空間日益逼仄,國內各種網上論壇越來越不敢觸碰政治話題。推特的中國大陸用戶目前雖然有限,但是推特那完全與中國國內隔絕的狀態與其獨特的開放技術,聚集了越來越多的用戶,使其成為一個幾乎不受中國現行審查制度干擾的言論自由平台。這一政治特性目前並無其它類似網站能夠替代。

二、推特成為中國意見領袖群集之地。近十餘年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公共事務的公共知識分子(包括部分海外的華人知識分子)雲集於推特,在此處討論與熱議的話題不僅促成了一些行動的產生,還催生了一些新的意見領袖,並對中國國內網站與傳統媒體產生影響,並起到引領作用。一些公共知識分子的言論對瓦解中國目前的威權體制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其中對推特的傳播功能利用得最好的是韓寒,對傳播功能與組織功能利用得最好的當屬艾未未。

第三、推特成為組織民眾的一種模式。在信息社會,人們的表達及行動能力和信息檢索、信息發佈的能力成正比。近幾年的中國維權活動的組織越來越多地依靠網絡信息,尤其是2009-2010年馮正虎為爭取回國滯留東京成田機場92 天這一事件,維權主角馮正虎就是將推特作為對外連續發佈信息並對外交流的唯一平台。

由於推特具有上述三個功能,中國大陸民眾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在中國當局號稱要“把握網上網下兩個戰場”8 、不斷強化互聯網審查的今天,利用推特的動員和傳播效能,可以有效組織一些行動。在今年4月發生的青海玉樹地震中,藏族女作家唯色的推特就起了非常好的溝通作用,許多玉樹的藏人就是通過她的推特發佈地震區的真實信息並組織救援活動。

本文分析說明,從互聯網進入中國開始,中國當局就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一些跨國高科技公司的技術支持下構築了龐大的網絡監控系統。但多年來,在法輪功學員中的技術人員持之以恆的奉獻下,自由門、無界瀏覽、花園網絡技術等成為中國人“翻牆”的主要工具。從“翻牆”獲取信息到利用推特介入社會政治生活,中國人從未停止衝破中國當局苦心構築的信息鐵幕的努力。目前,虛擬的推特王國展現了一幅讓人看到希望的圖景:在中國當局“金盾工程”虎視眈眈的監控之下,中國人有了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言論平台。

註釋

1. Mike Musgrove. Twitter Is a Player in Iran's Drama. Washington Post, June 17, 2009.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9/06/16/AR2009061603391.html.^

2. 香港民主運動新媒體助力.自由亞洲電台,2010年2月5日.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minzhu-02052010100427.html. ^

3. Norimitsu Onishi. Debate on Internet's Limits Grows in Indonesia. New York Times, April 19, 2010. http://www.nytimes.com/2010/04/20/world/asia/20indonet.html. ^

4. 質問記者“替誰說話”,副局長被停職. 南方週末,2009年6月23日. http://www.infzm.com/content/30433. ^

5. Robert Mackey. China's Great Firewall Blocks Twitter. The Lede, June 2, 2009. http://thelede.blogs.nytimes.com/2009/06/02/chinas-great-firewall-blocks-twitter/.^

6. 白宮“奇怪指示”:社交網站幫伊朗反對派搞串聯. 環球時報,2009年6月24日.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51318.^

7. 推特基地:Top 1000 中文影響力榜. 2010年5月5日.http://twibase.com/sr/vip?page=no&no_status=1. ^

8. 公安部:把握網上網下兩個戰場. 南方都市報,2009年12月28日. http://gcontent.nddaily.com/8/18/818f4654ed39a1c1/Blog/3ab/451d34.html. ^

錯誤 | Human Rights in China 中国人权 | HRIC

錯誤

網站遇到非預期錯誤。請稍後再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