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文章選登

文章 1 — 75 (151)
  • Margaret Ng Ngoi-Yee - Studio Incendo
香港資深大律師吳靄儀,前立法會議員,因組織和參加2019年8月18日「未經批准集結」而與其他八名活動人士一起被定罪,包括黎智英(Jimmy Lai)、李柱銘(Martin Lee)和李卓人(Lee Cheuk-yan)等民主運動領袖。吳獲判緩刑。在2021年4月16日法庭陳詞中,吳指出:「法律必須爲人民服務,而非人民爲法律服務。」這是其陳詞原文及中文譯文。
彈指之間,已是一年; 過去的冬天,藏滿了武漢人的心痛; 來臨的春天,溢滿了武漢人的哀思。
自古人生誰無死?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手頭這些關於中國艾滋疫情的真實資料被湮沒。我這次外出,是為了不讓艾滋病人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病例白費。自 2009年走出國門至今,十年多了!我與骨肉親人陰陽相隔或天各一方,思之愴然。萬里西風夜正長,斷腸人在天涯!
我的妻子張青剛做完結腸癌伴肝轉移開腹切除大手術,馬上需要進行持續24周的化療。我必須立即趕赴美國,盡全力照護。她為我付出了一切,今天是輪到我為她付出一切的時候了。我將克服一切艱險,跨越一切刀山火海,在所不惜。如果我在2021年1月28日晚無法順利登上上海至華盛頓的預定航班,我將即時進行無限期絕食。
近代以來,中國人的社會心理總要找個救世主、大救星才滿意。特朗普是中國人的大救星嗎?好像不是。拜登上臺就真的沒希望了嗎?看看拜登團隊的佈局,好像不是悲觀主義者們想像的那麼恐怖。白宮的班子裡邊,華爾街出身的頭頭比特朗普時期少,外交國防班子對華強硬派比較多。
美國絕不會放棄自由的價值,不會放棄對法治和民主的堅守。當然,我也看到了習近平不放棄「定於一尊」的決心。因此,我對「時與勢在我們一邊」的解讀就是,恐怕美中兩國最終還是要徹底攤牌,難免一戰。
——服從大家的決策,如果決策錯了也可能船毀人亡,各行其是就必然會船毀人亡。怎麼選擇呢?聰明的人類選擇有生存的機會,不要必然船毀人亡。躲在書齋裡的理想家們可以選擇必然船毀人亡,反正死的不是他自己。中國的書生自古以來就有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習慣,所以缺乏契約精神,自以為可以不負責任,乃至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習近平對香港和新疆鎮壓之決絕,尤其在武肺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後,他對世界問責壓力毫不理睬,說明他的權力之旅,進入了新的境界。任何人要挑戰他的權力和意志,都會遭到不顧後果的打擊。面對內部嚴重分裂的美國,習近平會對美國民主價值和秩序,發起更咄咄逼人的攻勢。
——我認為它同遵義和十一屆三中一樣,都是歷史性的會議。當然也有不同:以往那兩個會,是扭轉了乾坤;眼前的這個會,則開闢了核心一言定乾坤的新時代。黨媒的口頭禪一經提升為中共中央條例的明文規定,就決定了本次以及今後一切中共中央全會的過程和內容:一切都請核心說了算,全部都歸核心說了算!
——孫大午出身貧寒,父母以撿破爛為生。辭職下海後,夫妻倆以養雞起家,他的企業大午集團集一度擁有16個廠和一所學校,年產值過億。他自稱是一個堅定的「人民公社」的信仰者,在企業內實行「烏托邦」的實驗。職工和村民每月只用1元,便可享受合作醫療。
——五中全會提供了一個明確資訊,就是中共沒有、也不會去討論接班人議題。這更證明瞭習近平要把龍椅坐穿的決心。這一稱帝宣言早就由習近平寵信的重臣栗戰書公開說出來了。如果說,終身執政有點不確定性,那麼,習近平要佔著茅坑至少二十年,那是板上釘釘的。
——無論是特朗普還是拜登最後當選,都不是因為誰有一個能得到多數選民支持的願景,而主要是因為有太多選民更不喜歡那個敗選者。這正是美國政治深陷領導力危機最明顯的癥候。美國政治的領導力危機帶來了這樣一種危險,沒有能力有效地對爆發內部危機的中國進行積極干預。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大清的悲劇會不會成為中共高懸的明鏡或警鐘呢?習近平和中共高層官員都知道他們將自己活成了一個卑劣無恥的笑話,他們自己卻總將自己當成神話不會破滅的盛世傳奇!這不抗美援朝,手撕美國佬的神話劇又要上演了。
——不管王岐山願不願意,中共的江山他總是有份的,他個人和家庭的生死禍福都掛靠在黨這桿旗幟下,當黨需要他的時候,他又要出來為黨效命了。中共的問題不是只有金融難題,而是體制性的﹑根本性的,神仙難救。「讓子彈再飛一會」,飛到力盡,子彈還是要落地的。
——她那一代人,把絢爛的青春和朝霞似的理想,拱手奉獻給了魔鬼,還不可能得到晚輩的諒解,唯有自己去消化那種悔痛。她寧願客死他鄉,絕不肯為那個體制再做一次殉葬。老太太一輩子受了多少苦啊,照樣活到九十四歲,多麼強大的生命力!我想她已經獲得了一種新的理想的支撐。她的強大不是憑空的。
——九個月後,你趕到天山陵園,和他會合,從此永不分離。他離開你,走了十年,你追上他只用九個月。就像那天我們在河邊散步,他馱起盈盈大步流星往前趕,你說他走得快,走不遠的。果然,拐過彎就見他站在橋下陰涼裡擦汗,等著我們。從前在你心裡,現在在你身邊。朱洪,朱洪,我們會想你。
——民初的西式民主實驗僅維持了不到一年便倉促謝幕,個中原因,制度移植出現的水土不服,以及中國因長期的專制皇權統治而缺乏驟然推行民主政治的基本土壤都是過去常常被討論到的。但也必須看到,議會政治作為一項外來的政治制度,從建立到健全,本身就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中間必將經歷漫長的自我調整和自我完善的過程。
——《人權宣言》在文本上、實踐上確有一些明顯的缺陷。它只有大原則而無實施細則,有抽象權利而無可行手段,下達了難以圓滿完成的任務,肯定了難以普遍奉行的學說,基本上不具有現實的可操作性。法國人的憲政經驗更值得我們吸取,《人權宣言》的寶貴價值與文本缺陷應引起我們的特別警醒。
——習近平南巡,顯然是在製造矛盾、混淆視聽,矮化香港「一國兩制」的特殊地位,進而打造深圳為替代香港的新國際金融中心。中國要為他的無知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中國人民還能容忍多久!
——雖然身體勉強,但無奈國已不國、民亦非民、命非吾命。這個世界的苦難可以消解我心頭的苦難。偶然之間的無意之舉促成一些人福利的提升,也居然在自己的內心點起一絲亮光。所以,我也許可以安慰在無望中的讀者:請不要絕望,只要還在努力。
——在失去了香港之後,自由世界認識到,不能冒失去台灣的風險。即使中共最終一定會失敗,但失去了自由的台灣,將極大增加自由世界對抗中共的代價,也將增加中國人贏得自由的代價。
——達賴喇嘛是卓越的宗教領袖,他的中間路線理念具有本質的柔性、善意和悲天憫人的情懷。他的言論見證了他對中華這塊土地深懷情義,更對偉大的佛教傳統數如家珍。的確,中國不僅是偉大的佛教傳統的接力者,而且事實上已經成為最大的佛教文化國。
——深圳永遠沒辦法超越香港,是深圳的司法狀況,是與國際接軌的一套觀念體系,在這方面,深圳很難超越香港。現在不可能,在可見的將來也不可能;甚至永遠也不可能,除非中國發生一些比較重要的政治政治改革,否則,以現在的體制,香港的地位是不可能由深圳替代的。
——對中共來說,天下沒有比維持一黨專政更重要的事,一國兩制也好,一國一制也好,都要服從一黨專政的大原則。習近平在位也好,退位也好,中共都不會改變對香港的基本政策。香港人的命運,唯有寄托在歷史變遷的必然性之中。中共逆時代潮流而動,最終會在時代潮流中沒頂,這是歷史規律決定的。
——無論紅二代還是老百姓,無論大資本還是小職員,包括中國那將近一半的窮困人口,都已經認識到民主法治的優越性。他們既要求有富裕的生活,也要求自由和尊嚴,更希望得到人身保障的權利。如果不能以和平的方式推翻獨裁專制統治,就只能行使他們暴力推翻暴政的權利。
——习近平应该最清楚,因为正是他本人,在中国疫情爆发之初严重误导了特朗普,对美国和全球疫情失控,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严重后果。国际社会追究中国政府对此次瘟疫大流行的责任之压力,早已成为习近平最大的心病。仅仅数月,中国地缘政治形势的恶化,就彻底断送了四十年中共历届政府积累的外交成果。中国的国际环境,甚至还赶不上毛泽东的文革时代。
——不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沒有「人權」和「自由」這兩個詞彙或概念。但這不等於中國人沒有對人權和自由的感覺和追求。108年前,中國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今天的臺灣有著成熟的民主制度,在人權與自由方面有十分良好的記錄。臺灣遠比大陸更好地保持了中國的文化傳統,這有力地證明了人權價值的普適性。
——由於中國過去長期奉行極左,反「左」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此「左」非彼「左」,中國的極左和西方的所謂「白左」根本不是一個概念。中西之間的「左」、「右」對接變成了一場跨洋誤會。這場誤會不僅會讓我們失去反極權的同盟軍,而且已經產生了自由派內部的價值觀混亂,甚至可能改變「自由派」本身的底色。
——我們這一代最大的負資產,就是那個十年的洗禮。缺乏教育再加上自負,使得我們這代人有的時候,顯得特別的畸形。巨大的自卑和自負交替在一個人身上顯現,顯得特別的吊詭。這一代,實際上也是最慘的一代人。等待著我們的,將是一個慘到沒法言說的晚景。
——準確瞭解了中國流氓的特點和作用,就在很大程度上瞭解了中國的革命。反過來說就是,不瞭解中國流氓的特點和作用,就不能充分瞭解中國的革命。流氓各個民族各個國家都有,但中國的流氓自有「中國特色」,因而,中國的革命與中國的流氓之間,也會表現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關係。
——中美關係惡化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從7月開始兩國進入了冷戰狀態,中美兩國在軍事、諜報、經濟和政治領域開始了全方位對抗。雖然中共在貿易和技術上高度依賴美國,卻仍然堅持以美為敵和對美強硬,其制度原因是「民主恐懼症」和「政權虛胖症」這兩種紅色政治基因。
——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所謂「新冷戰」,美國採取的既不是「遏制政策」,也不是防守。而是主動出擊,如入無人之境。而中國,既有騎虎難下,騎上去容易下來難的困境,又在全世界沒有真正的盟友。從這個意義上講,「新冷戰」根本不是冷戰,如果一定要說美中之間會有一場「新冷戰」,它要真打起來,可能就「首戰即終戰」。
——25年前就有人預言香港之死,但這預言沒即時應驗。25年過去,香港終於死了。我仰望向天,在暗黑無星的夜空,我看見在遙遠之處,正浮現出一點很難察覺的金光。望望身旁,原來我不是孤身一人,有很多人都與我一起,大家就朝着遠處那點微弱的金光,手拖着手,邁步走去。
——一年多來,香港就像是撬動世界歷史的一個支點,正如梁繼平在立法會說的:我們已經回不去了!獨裁者生,中國人亡,獨裁者亡,中國人生,二者必居其一。香港人抬起頭來,永不屈服,永遠團結抗爭,直至我們改變這個世界,改變我們的宿命。
——聯合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大會上最矚目的是特朗普及習近平的發言,從中大家不難警覺新冷戰正式揭幕。聯合國成立的目的是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避免任何大規模戰爭,儘可能維持和平。目前的聯合國需要美國,但美國不需要聯合國。若改變不了現狀,美國大可退出聯合國,並成立以自由民主國家為成員的國際組織。
——蔡霞希望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去實現中國政治轉型。我認為中國政治轉型已經喪失黨內改革派主導的可能性。國際、國內形勢的改變將會大大鼓舞海內外民主運動力量,顏色革命的條件已經成就。它如同地火正在燃燒、蔓延,並終將在不久的將來噴發而出,勢不可擋。
——為了保證言論自由的憲法,也意外地保護了罵美國,不准罵中共的自由。從文學上來說這是不是有一點象黑色幽默的21條軍規。雖然微信禁止言論自由,但禁止微信又違反了言論自由。
——我不是斤斤計較的人,否則永遠無法走出生活的陰影。脫離苦海的根本不是身在何處而是心在何處,只有心從那段陰暗的經歷壓迫中徹底解放出來,人才能真正地脫離苦海。
——央視發佈的《花木蘭》海報只有三個文字,也就是影片的核心思想、花家傳家寶劍上鐫刻的“忠、勇、真”。宣傳部門嚴格控制的中國網媒大張旗鼓地對這三字進行闡釋。從內容看,與其說是影評,不如說是習近平關於婦女工作的指導意見。
——中共對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的統戰就是對他們的強力控制,將他們納入共產黨絕對領導之下,目的就是保住中共的政權。對民營經濟的統戰與對香港的「全面管制」和「二次回歸」一樣就是消滅一切顛覆中共統治的可能性。中共正在將絞索慢慢地套在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頭上。
——「官派律師」現象正在以我們看得見的速度和頻率增加,正在成為中共政權壓制公民權利、打擊異議人士的常用手段,希望國際組織和國際媒體能夠持續關注這個現象,並一起努力阻止情況變得更糟。
——加速的第一推手是當今集大權於一身的習近平,他被稱為「總加速師」,實乃名副其實。他在一系列問題上的誤判,如隱瞞疫情,實施戰狼外交和口罩外交,強推《香港國安法》等等,事實上已經加速將中共帶入困境。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圍剿中國的戰略進展神速,以至於胡錫進都不得不發文糾正中國人「全世界都是中國的敵人」的「錯覺」。在這個形勢下,習近平不僅沒有逆轉大局的能力,而且發現,他掙扎用力越猛,反而會加速自己的死亡。
——鄧小平就是一個「進化了的獨裁者」,在香港問題上,他提出「一國兩制」並保證50年不變,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把香港變成中國內地的一部分。習近平一改鄧小平路線,「加速」進行香港的內地化過程,從強調「一國」高於「兩制」,摘下了「一國兩制」的假面具,結果是喚醒了港人的警惕,開始了大規模的激烈的街頭抗爭。
——迪士尼製作的《花木蘭》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是荷李活為了金錢而犧牲普世價值觀、向極權叩頭的象徵。如果是這樣,那真的不是一部片的問題,而是涉及「美國創意自由中心」荷李活的價值異化,涉及西方企業為了利益而犧牲自由向暴政叩頭——這個當前全人類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中國真的要走向現代民主政治,有八個字:「去習」——首先要請習下去,打破目前這個僵局;接著就是「非共」;第三,我們現在的制度必須要變革。「變革」而不是「改革」;還有兩個字,「和平」”。我不希望中國的政治變革過程是血腥屠殺的過程,希望它是一個和平的過程。
——尤當在下蒙冤羈獄之際,瀟男女士仗義直聲,以筆呼號,因傳播真相而惹惱有司,這才埋下今日牢獄之災的禍根。別作惡,放下屠刀,釋放瀟男,還瀟男自由,還瀟男夫婦自由,還這個世界以公道!瀟男有罪,吾人同罪,莫欺負女子,坐牢殺頭,請自章潤始。
——由於大多數簽名者的紅二代身份以及公開信的體制內立場,因此可望在體制內獲得更大的共鳴與呼應,也使得當局很難出重手壓制,別有一種特殊的力量。它也再一次證明,體制內、黨內、紅二代內,反對習近平的聲音已經達到何等程度。
——這次抗爭有兩點值得注意:第一,公務員參加抗爭。內蒙古廣播電視台有300多位員工集體簽名反對漢語教學政策。第二,已經有人以墜樓來抗議。習近平對蒙古族的打壓,必然會激發「蒙獨」,也會有些人逃往蒙古國避難,以蒙古國為基地支持蒙獨。
——所謂三權分立,要義在於三權可以相互制衡。能夠起制衡作用,首要條件就是每一「權」都能夠獨立運作,沒有依附關係。能夠獨立運作,就是分立。沒有了司法獨立這個核心,香港自然不會有三權互相制衡,三權分立已經不存在也。
——習近平突然要求節約糧食,不單是糧荒問題。對毛澤東的徒子徒孫來說,他只記住「備戰備荒」與「廣積糧」,擔心中美開戰,中國因為缺乏糧食而內亂。何況現在中國外匯被習近平花的七七八八,沒有多餘買糧食,只能要民眾勒緊肚皮了。
——中共和中國沒有能力解決自己的政治問題,將對美國越來越構成一種更加難以對付的挑戰,即中國走向全面失序的挑戰。在我看來,無論是美國的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無論是美國的鷹派還是鴿派,事實上都沒有準備好應對這個挑戰。
——中國人關注美國大選,更多的還是關注候選人對華政策。數天前通過的美國民主黨最新黨綱顯示,民主黨在對華政策的強硬程度方面空前提升,和共和黨並不相上下。事實上,在大局已定的中美關係中,誰當總統也許已經不是關鍵了。
——憲法最基本的理念和最高原則應當是人民至上、人民權利與人權至上原則。否則很可能使憲法淪為「弱者貧者被征服者的賣身契約」”。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首先應當把權利「放出籠子」,給權利鬆綁。
——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的舞弊和操控的現象,引發了白俄羅斯人民的極大憤怒,盧卡申科已經完全失去民心。白俄羅斯發生的事情告訴我們,對於非民主政權來說,再強大穩定的統治,都可能只是表像,人民一旦走上街頭,其統治就可能土崩瓦解。
——政權為他羅織罪名,戴耀廷堅持為港人編織希望。他仍覺得有生之年,能見香港重生,但願香港人的愛與希望不滅,「冇咗希望就係頂唔到嘅時候,當人冇咗個希望,就係冇㗎啦。」
——香港是屬於全世界的。中共現在強推港版國安法,要把香港的自由和法治摧。表面上上看,中共是在挑戰和威脅香港人民的自由權利,實際上是威脅全球秩序和人類文明。從這個角度講,中共與全球為敵,尤其與人類文明為敵。中共是人類公敵!
——頃接聘書,衷心歡喜,與有榮焉。至暗時刻挽臂前行,心火相映中燭照前路,神流氣鬯中呼喚未來,而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痛何如哉,快何如哉!
——粉碎中港共分裂香港民主力量的詭計,走出中港共編織的羅網,反過來用這個機制來團結社會上不同派別的民主力量。「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香港人自主的志向是不能改變的,政治人物不能向強權示弱,任重而道遠。
——中共如果不停止習近平的倒行逆施,就只能滅亡,並且連累國家陷入崩潰,將人民推入水深火熱之中。而制止習近平胡作非為的機會,就是今年的北戴河會議。如果確實更無一人是男兒,北戴河會議就會風平浪靜,之後大家就等著死無葬身之地吧。
——對中共高層而言,苦撐待變80天之後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到底是好是壞,最多只有一半一半的可能。假如特朗普再度當選,中共怎麼辦?它恐怕就只能在冷戰不斷升級的軌道上再苦撐4年了;倘若如此,4年之後,中美關係將又是一番天翻地覆之變。
——北京終於對香港反抗力量的領袖下手,出手之重超出許多人的預料。如果中共不能徹底平息港人的反抗,就不僅會鼓勵港人堅持抗爭,而且會鼓勵更多內地人奮起抗爭。這是中共最大的噩夢,因此,為了防止這個噩夢成真,北京已經顧不了許多。
——中共不反制不是它放棄反制,而是它沒有了反制的能力和對等報復的手段。所以中方不能不投鼠忌器。此外,可能還有自己的另類打算:為躲避美國的鋒芒,佯裝回歸「韜光養晦」,面對美國一步緊似一步的制裁,中國方面不反制不報復,不是示軟,而最大的可能是以拖待變。
——民主維權運動的核心資源,需要而且能夠由道義價值擴展為政治實力,其核心樞紐和原點發動機就在於鐵窗英雄群體的理想性、厚德性和人格境界。這並非在誇大少數人的力量,再造中華民族的價值等級表的操作起點,總得從某些具體的高貴生命開始。
——後極權主義社會的「泛敵化」,使每個公民都隨時可能成為政權的「敵人」,原因不是公民做了什麼,或者他們違反了什麼法律,恰恰相反是因為堅守了法律,而使他們成為了權力認定的「敵人」。這種「關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被敵人化」的可能性,導致了後極權社會彌漫著恐懼,造成後極權社會人心惶惶、萬馬齊喑的狀況。
——七歲那年我在做什麼?那是個三反五反、清算鬥爭世道不彰的混亂時期,父親去了香港,母親被關起來勞動改造。我因為年紀小不懂驚恐,生存的本能讓我直覺找到簡單的生存方法。今天回首我不禁讚嘆造物的神奇,童年的災難使我很早感受到上天的眷顧。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這樣的人。今天雖然黎智英等還不至於砍頭犧牲,但完全有可能像劉曉波這樣在獄中迫害而死。黎智英這些義士對此十分清楚,但他們仍然不為所動,堅持留下來,等著被捕坐牢。中共可以摧毀香港,但摧毀不了港人的自由精神。
——在追求和平民主的歷史進程中構建和平民主社會的核心原則、主張及立場是人權至上、和平民主、法治中國。其中,堅持個體權利本位、程式正義貫穿始終,以此原則解決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文化問題、民族問題、社會問題等各個方面。
——反對派如何擁有一種政治意識、具有政治眼光和自身的政治策略,而不僅僅停留在道德控訴以及揭露的層面,這對於我們恐怕不是一個過時話題。
——今後的國際關係將不再是開放社會國家交往的一體化,而是開放社會與封閉社會國家並存的兩體世界;全球化肯定還會繼續存在,只不過形式和內容將會有巨大的改變。整個局面,以西方世界為一方;以中國、朝鮮、伊朗這些封閉社會國家「孤兒院」為一方。世界會因為複雜而衝突不斷。
——憲政民主必勝,這是天道和自然法大勢所定。但中國這一代爭自由的人們並非必勝,如果犯下並繼續堅持若干致命的生存策略錯誤,這一代自由理想者很有可能淪為現實的政治博弈場上的最終失敗者。階級鬥爭和官民“死磕”,絕不是在中國本土實現憲政民主的可操作之路。
——政治抗爭方式的選擇,全在於自己,這與權力無關,但事關權利與自由。即使表達個人認知與體會,也不能規定別人的選擇。登山路千條,俯仰一月高。每一條抗爭之路,都值得一試,而不是事先反對。任何正面努力,都應該得到積極評價和鼓勵。
——當年由尼克松開啟的中美接觸,已走過了近五十年的輪回,時間的鐘擺現在大幅蕩向另一側。蓬佩奧的演講,意味著完全不同的歷史周期開始了。這並非只是本屆特朗普政府的姿態,而是來自美國不同部門的意見凝聚,更是來自兩黨共識。
——中美關係是回不去了,只會越來越糟糕。現在,美國並不想從中國獲得經濟利益,也不打算跟中國並存,而是徹底把中國當作自己的敵人。中國現在開始意識到了這一點,但可能為時已晚,美國人失去了對中國的信任。
——正如台灣經歷長期四十多年白色恐怖,仍然可以爭取到民主自由的到來,香港過去一年多反送中運動可見,香港人不屈不降的抗爭精神、洶湧澎湃的創意,以及為香港未來無懼打壓的勇氣及真摯感情,我相信前路荊棘滿途、但人心不死。

頁面